凯发旗舰厅-凯发k8手机网页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秦始皇陵-凯发旗舰厅

秦始皇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录

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秦始皇陵(mausoleumofthefirstqinemperor)
入选时间:1987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v)(vi)
地理位置:n342260e1090560
遗产编号:441
遗产描述:
秦始皇陵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
兵马俑坑在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
遴选依据标准(i):
由于其卓越的技术和艺术品质,兵马俑和青铜陪葬车是汉代之前中国雕塑历史上的主要作品。
遴选依据标准(iii):
这群兵马俑雕像是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和短暂的秦帝国(公元前221-210年)的军事组织的独特见证。在现场发现的物品(、剑、斧头、戟、弓、箭等)的直接证据是显而易见的。一组高度写实的雕塑,没有任何细节被忽视——从战士的制服,他们的武器,甚至是马的笼头——其纪实价值是巨大的。此外,从雕像中收集到的关于陶工和青铜器工人的工艺和技术的信息是不可估量的。
遴选依据标准(iv):
秦始皇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遗址。这是一个独特的建筑组合,其布局与都城咸阳的城市规划相呼应,故宫被城墙包围,自身被其他城墙环绕。秦王朝首都是中国的一个缩影。秦始皇希望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死后也得到兵马俑军队的保护。
遴选依据标准(vi):
秦始皇陵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有关:公元前221年,由一个绝对的君主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首次统一了中国的领土。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中的成千上万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周围围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小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沿革

营建历史

择址
出于现实和心理的双重需要,古人常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方来设置陵寝,特别是帝王陵。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但陵园却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之所以这样做,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郦道元的观点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过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
秦始皇先祖及宣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为明确:“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尊长在西、卑幼居东的原则。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所以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另有学者研究认为,秦始皇帝陵选址骊山北麓,脱离其祖父和父亲陵园而另辟新园的做法,是其一墓独尊思想的反映。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而将自己的陵墓独立出来,以显示其地位的特殊与尊贵。此外,从堪舆学上讲,秦始皇帝陵南有骊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恰恰处于骊山北坡大水沟与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位于渭河南岸三级阶地与骊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不但地势较东西为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是一处极为理想的墓地。
营建人
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营建过程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但秦始皇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
初期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最多72万囚徒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最后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历时3年多,这一阶段主要是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在这一阶段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秦帝国危在旦夕时。此时已擢升少府令的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准奏,命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起义军,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

历代状况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
刘邦击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建立西汉。为了笼络天下人心,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着令20户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护。
但即使如此,秦陵也未得安稳。《汉书·刘向传》记载,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结果有一只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寻找,不料竟然走进了秦陵地宫,引发大火,将秦始皇的棺椁烧掉了。对《汉书》所记,《水经注·渭水》也作了补充:“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新莽末年,赤眉军盗掘秦始皇陵,将发掘出的葬具、铜椁熔化掉,以取铜材。
魏晋时期,后赵统治者石虎又盗掘秦陵。
唐代末年,黄巢攻入关中,秦始皇陵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破坏。黄巢盗秦陵一事历代都有传说,明人都穆《骊山记》云:“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日: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尝发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虚冢耳。”都穆《骊山记》中所记黄巢盗秦陵的事情,在新、旧《唐书》均不见记载,所以,不少学者对其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五代时,军阀温韬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下令临潼县保护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为秦始皇陵立碑。
光绪年间,秦陵又一次被盗墓贼光顾。当地官府获悉后立即派人赶来调查,发现盗洞后将洞口用实物封死不留痕迹,严加看护,防止再次被盗。但这样重大的事情,地方志却没有记载,所以可能是现代版本的“牧羊人寻羊烧之”。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在陕军阀又一次挖掘秦陵。刘镇华是河南军阀,发迹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北洋政府时期。民国十五年(1926年),刘镇华率十万“镇嵩军”由豫西进入关中,将杨虎城、李虎臣二部围困于西安城长达8个月之久,城内饿死和战死的军民有好几万人,时称“二虎守长安”。刘镇华盗秦陵就发生在其主政陕西期间,并且,被其盗掘的并不仅仅是一座秦陵。
除刘镇华外,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孙连仲,也曾在秦陵上“挖战壕”。知情人后来称,孙连仲是暗渡陈仓,装模作样,实际是在盗陵。

地理环境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之滨。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25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传说因此山山体像一匹骊色(黑色)的骏马,因而得名。骊山是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隆起形成的地垒,海拔1000米左右,断层错落,山峦与沟壑相间构成了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并由此发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于骊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积扇上。
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这段山脉左右对称,林木葱郁,谷峰相问,山体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状似盛开的莲花,帝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犹如莲蕊居于正中。以当时的实用角度和后代的风水观念来看,此处均为设置陵园的理想之地。
在秦始皇陵东侧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
此外,在陵园东侧,有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载:“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
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正是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征。

结构布局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千米。
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

仿建咸阳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陵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
以封土为核心,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城垣四面设置高大的门阙,形制为三出阙的属天子之礼,是帝国颁布政教法令的地方。
宏伟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构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态,而这种形态,显然模仿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和都城格局。

构造特点

整个陵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陵园的核心是地宫。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
其次是内城。内城是秦陵园的重点建设区,内城垣内的地面地下设施最多,尤其是内城的南半部较为密集。内城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附属建筑区,东区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这种布局清晰地说明:内城南部为重点区,北部为附属区。而南北两部设施的内涵,均属于宫廷的范围。
再次是外城,即内外城垣之间的外廓城部分,其西区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南、北两区尚未发现遗迹、遗物。这种布局说明外廓城的西区是重点区,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与内城相比,显然居于附属地位。
最后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区。有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砖瓦窑址和打石场等,北边发现有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及郦邑建筑遗址,属于最次级边缘的地位。

陵区布局

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秦始皇陵园的总体布局与其它国君陵园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布局上体现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过去发现的魏国国君陵园,其中并列着3座大墓,中山国王陵园内也排列着5座大墓,秦始皇陵园内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充分显示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而其它国君陵园的布局则显示了以国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点。这一区别正是秦国尊君卑臣的传统思想在陵寝布局上的反映。
二、封冢位置也有别于其它国君陵园。其它国君陵园大多是将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而秦始皇陵封冢位于内城南半部。有学者认为这是按照“以西为上”的礼制安排的。从陵园总体布局来看,始皇陵封冢并不在西半部。封家围起于陵园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树草木以象山"的设计思想决定的。
三、陵室严密的防盗系统。秦始皇陵的地宫中有防盗机关,其中暗弩有明确记载,司马迁在《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此外,秦陵地宫中有大量的水银,水银蒸发的气体中含剧毒,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墓穴结构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提到了中羡门、外羡门,应该也有内羡门。这似乎表明地宫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闭在中羡门以外的地方,内羡门以内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
据考古勘探,以及对墓道兵马俑位置的判断,专家认为,秦始皇陵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中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却采取了坐西向东的格局。
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如何汉文在《嬴秦人起源于东方和西迁徙情况初探》所论,秦人是上古时代在齐鲁淮海一带的氏族部落,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莱芜泰山附近一带。他们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因而采用面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如吕振羽主张秦与周原属同一氏族,是由夏族发展而来的。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无论“东方说”还是“西方说”,有一点是不变的,即秦朝历代王陵和秦始皇陵都采取了坐西向东的葬式。

主要建筑

城垣

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
内城呈矩形,周长3840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内城里即为封土所在。外城呈矩形,周长6210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7月,在陵园外城东门附近初步调查了门阙遗址,出土门础石和石条等建筑遗物。8月份对内城的系统勘探,订正了1962年调查时认为内城是方形的认识,经实测内城形状是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

封土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汉书·楚元王列传》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
汉承秦制,秦时一尺约为现代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封土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另一资料:封土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很多,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

地宫

秦陵封土下面就是地宫,地宫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筑都是以地宫为中心。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教授段清波介绍,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探测,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宫墙

2003年11月29日,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在北京召开,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
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称为“秦陵式”。

宫殿群

城门
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独特。
201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城西北部勘探发现了一处长方形的十进式院落的庞大建筑群,犹如紫禁城,总体上南北长690米左右、东西宽约250米,面积达17万平方米,为北京紫禁城1/4。
这处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群虽然仅仅保留下了墙基部分,但其格局基本完好,对研究人类古代皇宫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寝殿便殿

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发现三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南北长约750米,东西宽约250米,占地面积18.75万平方米,建筑密集,规模宏阔,是陵园的礼制性建筑即陵寝建筑遗迹。
甲组宫殿遗址位于陵墓封土北部偏西53米处;距离原先封土的北边沿仅有10余米,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地面建筑。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面积3575平方米;建筑四面有散水,并绕有环廊,高出环廊1.2米的方形台座上为主体建筑。遗址上部覆盖有残碎瓦片及红烧土、灰土等。根据已知情况分析,这座建筑结构是重层、瓦顶,中心建筑为双层或三层的大型建筑。
乙组宫殿建筑遗址位于甲组的北侧10余米处,向南距离陵墓封土北边沿130米,西边与内城西墙相邻。此遗址东西长240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内有6座建筑基址由东向西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而且面积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呈梯次形,大者有1000平方米,小者只有60余平方米。其中有的建筑规格较高,装饰华贵,设有环廊和散水;有的建筑基址内出土了彩绘俑头残片及铁铤铜镞等兵器。
丙组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乙组北侧仅2米处,南边距离陵墓封土150米。遗址内共有4座建筑基址,东西向做横一字形排列,成为一个建筑组群。建筑基址内出土有铺地及贴墙用的大批青石板,有瓦当、板瓦脊瓦筒瓦等建筑材料,锛、锸、凿、铲、铺首、栓板等铁质器物,陶井圈、陶灶门及残铜器等。瓦当背后的半圆形筒覆扣于房脊的一端,瓦当遮住脊部的檩头,既起到防朽保护作用,又具有美观装饰的作用。
在丙组建筑遗址以北,还有大批的建筑基址,并有石子路面、成排的石下水道及大量的碎瓦、红烧土等遗物发现。分布情况好像与乙、丙组建筑遗址一样,也是由多座基址作东西向排列成组群。从而和甲、乙、丙三组一起构成由南向北一组组的大型建筑群。这批建筑群可以笼统地称为秦始皇陵的陵寝建筑。
文献大多记载,陵园内建立寝殿的制度创始于秦始皇时代,如《独断》所记:“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秦始皇陵园内的寝殿、便殿规模宏阔,寝殿内应当与汉代一样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园内发现的飤官遗址,是掌管寝园祭祀供应膳食的处所。而且和汉代一样,每日都要为寝殿上食及荐新物,并有专人理被枕,像对待活人一样照料始皇灵魂的日常生活。

考古历程

根据考古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佣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千米。
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
1962年,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1974年0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
1974年0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
1980年初,地宫南墙出土。1979年到1982年间,封土西侧与北侧的墓道及东侧的五条墓道相继被发现。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一座陪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其中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总重约1.061吨。二号车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总重量为1.241吨。它重现了秦始皇铜车马銮驾出巡的真实面貌,被誉为“青铜之冠”。
1985年后,除兵马俑外的陵园考古工作因故搁置,直到1995年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距封土北边沿130米处,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
1996年至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1998年7月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挖掘,出土了大批青石铠甲,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
2019年1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一项最新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秦陵在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对一座编号为一号墓葬(qlcm1)的“中字形”墓葬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出土文物

石甲坑

k9801陪葬坑于1998年发掘,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封土约200米,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分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南北两边的东西端各有一条斜坡门道。连同四条斜坡门道,该坑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试掘方中出土有大量密集叠压的、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其中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
据考古专家分析,石甲胄的制作应该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石料的开片及制作甲片的粗坯;细致打磨基本形成的片体;钻孔与抛光;编缀成形。通过实验,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344—444天,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时间。
在这个庞大的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还有二号坑曾经出土过的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所以,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陪葬坑,应确切地称它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具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拘束。
石质头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约为30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使整个头盔显得更加完美。甲衣和头盔的设计,充分说明秦时中国的军队战服设计已十分先进,不仅注重了外观的美,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
考古专家根据出土盔甲整齐叠压的状况判断:秦军管理十分严谨,不仅队伍排列整齐分明,而且物资摆放也高度集中统一,井然有序。
从出土的文物看,兵马俑的质地与铠甲的质地完全不同,显然铠甲的石料加工工艺,比兵马俑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得多,精细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断,当时秦军有着严明的等级和待遇区分。
中国古代甲胄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皮革为原材料。
而除了铠甲、头盔,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以及和车马配备的青铜零部件等。这些迹象都表明k9801陪葬坑的功能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军备库”。

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
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墓。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千米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重大发现

2016年11月,在对秦始皇陵最新的钻探工作中,新发现了大量陪葬坑,其中有的陪葬坑的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
此前在秦始皇陵园内共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本次钻探新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已发掘的陪葬坑里,基本以陶制品为主,在秦始皇陵陵区外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盔甲、胄等,且都为石制。
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些武器应该不用于实战,因为石制物品不仅沉重而且很脆,用这样的装备上阵杀敌,盔甲很容易脆裂,其真实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019年1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刚刚公布了一项最新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秦陵在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对一座编号为一号墓葬(qlcm1)的“中字形”墓葬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2019年12月30日,秦始皇陵园发现大型陪葬墓,珍贵"单体骆驼"现世。
2022年6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11日上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行,当日首次对外公布刚刚修复完成的出土于秦陵百戏俑坑的“28号俑”。这尊陶俑不同于坑中其他较为常见的站姿或坐姿的陶俑,而是呈现出仰卧的姿态,暂被称为“仰卧俑”。
2023年1月12日,陕西省文物局发布了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又有新收获,考古工作者对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了持续十余年的第三次考古发掘,新发现陶俑220多件,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还明确了秦陵陶俑的制作程序。另外,此次考古发掘显示,俑坑甬道被人挖开过。

文物保护

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秦始皇陵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03月,秦始皇陵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墓葬编号第3号。
1974年0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此后,对秦始皇陵的保护和各项研究工作逐步展开。
1979年10月0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立。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2002年0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
2005年07月30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为陕西帝王陵保护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10月31日,国家文物局批准《gis在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秦始皇陵区为例》(课题合同书编号:2003021)课题通过结项验收,同意该课题结项。
2009年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负责秦始皇陵遗址的总体规划、长远建设、考古发掘、科研业务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2009年07月07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设计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09〕50号)。
2010年09月3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国家旅游局纪检组组长刘金平,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等人出席开园仪式。
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陕西秦始皇陵和汉阳陵、唐大明宫遗址三处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1年04月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秦始皇陵博物院等13单位馆藏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1]100号),原则同意《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彩绘青铜水禽保护修复方案》。
2013年01月27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帝王陵保护立法工作。这是陕西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立法保护帝王陵。
2013年05月27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秦始皇陵列入“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
2013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建设及广场环境改造项目设计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3]168号,原则同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建设设计方案二、入口标志设计方案二以及大门前广场、二道门入口广场改造方案。
201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估。该评估对第一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1—2013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视。专家组和第三方机构打分平均值显示,陕西大明宫、汉阳陵、秦始皇陵名列前三。
2021年10月12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
2022年6月11日,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活动现场,秦始皇陵外城垣及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宣布开工,标志着秦始皇陵园内外两重城垣的遗址保护展示即将完成。该工程入选2022年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名单。

价值影响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第八个奇迹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俑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建筑影响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稍后的应劭也有相同的说法,帝王陵园专门设寝当始于秦始皇。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都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都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严和权威,同时也为了让自己在死后也如同活着时一样处理政务和饮食起居,始皇帝打破了秦之前人们祭祀先王不在墓地进行的传统,从自己开始,首次将祭祀用的寝殿建在墓地。将“寝”从原来的宗庙里分割出来,建到了陵墓的边侧,即活着的时候有“朝”(又称庙),死后也要设“朝”,活着的时候有“寝”,死后也要有“寝”。这种新制度有效地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帝王陵寝制度。
艺术影响
秦始皇陵兵马俑之所以震撼世人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气势磅礴,体现出秦人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成就。作品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秦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
科技影响
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改写了人们对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认识,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金属加工技术比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铜防锈技术的大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当时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这种保护层。这种绝技从汉代以后就失传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千多年后的1937年,现代镀铬技术才在德国产生。在这项技术上,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多年。
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确印证了秦简中关于“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是一种标准化概念,秦人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标准化既是秦人管理艺术发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标志。秦人加工的青铜弩机器件精密、形体标准,相同规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换。许多特殊的加工工艺,如青铜铍脊上的纹饰生成,纤如毫发的金属小孔钻刻技艺,也都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工艺一直还是不解之谜。由于古代统治者们有重政治、重伦理、崇人事而轻科技的倾向,史书关于科技的记载往往简略残缺,正因为如此,秦俑考古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更加重要。
军事影响
俑坑数千兵马俑所展示的军事内容无疑是军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资料之一,许多资料使人们对古代军事领域的认识更进一步。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譬如,关于当时的兵种构成、组合搭配和结阵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护装备,军伍组织结构和指挥系统,甚至军伍士卒的来源等,都有珍贵的资料价值。二号坑弩兵的单独结阵,骑兵、轻车兵的编队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详的重要资料,以之对照《孙膑兵法》中关于车、步、骑配合原则的论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古代军事著述中关于兵器配置中长短相杂、相救的原则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直观表现,同样有其军事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所以有人将秦俑三坑称为一座内容丰厚的秦代军事博物馆。
历史影响
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层面多而广,在建筑史、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即使是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影像,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丰富,是秦代物质成就的直接见证。让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秦朝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如关于帝王权力的重新认识、秦代文化的特质、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等。

轶闻传说

陵墓飞雁
秦陵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
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文物争议

秦陵坐向

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
有人认为,徐福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东方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基于此,秦始皇陵坐西向东。
还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死后仍要威慑东方六国。
第三种说法是,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秦汉时期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坐西向东。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早期越为明显。

兵马俑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又不一致。
在兵马俑的身份界定上:有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为《尉缓子》所说的“常阵”,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就是单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认为兵马俑是现实秦军的反映,但具体是何种编制,又有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第二种观点认为,兵马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可称之为宿卫军,三军拱卫京师;第三种观点认为,秦俑军阵是由正、骑兵和指挥部组成的军阵;第四种观点认为,兵马俑不是左、中、右三军,而是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不是指挥部,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一号坑是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或称之为南军;二号坑是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可称之为北军。

宋代被盗

据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所辑出的《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三至四载,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盗。在历代的史书文献中,也有过多次秦陵被盗掘的记述。对这一观点,有学者认为司马迁编纂《史记》,距秦始皇入葬仅百余年,《史记》中有专门篇章论述秦始皇,但对陵墓被盗掘一事只字未提,而六百年后的郦道元却做了详细记述,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从秦始皇陵铜车马的出土位置来看,其位于封土下的地宫西墓道耳室里。如果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屡遭火焚和洗劫,墓道旁的随葬品应该首先遭到破坏才对。以铜车马如此的体量和贵重,不可能为盗墓者所忽略。
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砖包砌起来,并且找到了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发现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的迹象。只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但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尚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之内。至于封土层,除当年国民党军队留下的几个战壕外基本完整。考古工作者还用先进的仪器探测到地下确有大量的水银和金属存,这一事实更是秦陵未遭到盗掘的有力证据,因为地宫一旦被盗,水银就会顺盗洞挥发掉。由上述理由推断,秦始皇陵地宫可能没有被盗。随着最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地宫是否被盗掘和焚毁的真相将会大白于天下。

水银河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引起诸多的争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中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专门记叙从事商业活动的杰出人物的列传,而巴寡妇清是唯一一个因经营丹砂入选的人,巴渝文化专家李永明认为,在当时有能力提供这100吨以上水银的人,只有巴寡妇清。
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边是地宫建设与不死之药的原材料“生产大户”,而这或许便是两者之间神秘关系的纽带。

发掘秦陵

多年来,在是否发掘秦始皇陵问题上争论不断,同意发掘的人列举出诸多好处,但具体主张却陷入了认识的误区。
首先,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
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
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因为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就会造成对文物损害。不仅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即使别的地下遗存,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勘探、可以试掘,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的。特别是对陵墓最关键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结构、布局,连基本的解释都无法形成体系。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挖掘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秦始皇陵入围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
2021年10月18日,秦始皇陵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
2022年6月,秦始皇陵内城垣及相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入选2022年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获奖公示名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网站地图